心血管活动受到多种神经系统的精细调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NS),两者在心血管调节中扮演着相反但互补的角色。
1.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通常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以及外周血管的收缩,从而增加血压。这是因为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的受体,特别是β1受体在心脏的作用及α1受体在外周动脉的作用。
2. 相反地,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心脏。当其被激活时,可以减慢心率并减弱心脏收缩力,对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作用于心脏上的M2型毒蕈碱受体。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机制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比如压力感受器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这个反射是一个负反馈系统,当血压升高时,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会被激活,并通过传入纤维将信号传递给延髓的心血管中枢。该中心随后会调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以降低血压;反之亦然。
总之,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上述多种神经调节机制之间的协调合作。了解这些调控方式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