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几大类,它们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由不同类型的真菌引起的感染。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真菌细胞,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效果。
1. 唑类: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口服抗真菌药,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它们对多种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良好的活性,适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食道念珠菌病、皮肤和指甲的真菌感染以及某些类型的系统性真菌感染。
2. 酮康唑:虽然也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但由于其可能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如肝毒性),在许多国家已经不再作为一线治疗选择。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用于治疗一些难治性的皮肤和指甲真菌感染。
3. 氟胞嘧啶:主要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特别是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它通过干扰真菌DNA合成来抑制真菌生长。
4. 特比萘芬:对于浅表部位如皮肤、头发和指甲的真菌感染特别有效。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壁成分角鲨烯环氧化酶,导致细胞膜结构异常而死亡。
5. 阿莫罗芬:是一种新型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甲真菌病等局部真菌感染问题。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类型、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疾病等)以及药物的特性和潜在副作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和调整剂量。由于真菌耐药性的出现,合理用药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