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质性炎症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组织和细胞的实质性损害。这种类型的炎症通常发生在器官功能较为重要的部位,如心脏、肝脏等处,其特点是细胞损伤明显,而渗出物和增生反应相对较少。细胞损伤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细胞水肿:这是最常见的早期变化之一,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进入细胞内,使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上呈现为淡染的泡沫状。
2. 脂肪变性:正常情况下不应含有脂肪滴的细胞,在受到损伤后出现脂质沉积。这种现象多见于肝脏、心肌等组织中。
3. 玻璃样变:在一些慢性炎症或长期压力作用下,某些细胞内可形成均质、红染的物质,称为玻璃样小体,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Russell小体。
4. 细胞坏死: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死亡。根据其形态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心肌梗塞等缺血性疾病;后者则常见于化脓性感染。
5. 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在变质性炎症中也可能会出现,尤其是在免疫介导的损伤过程中更为显著。
这些变化反映了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因子等)引起的损害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了解这些病理改变有助于认识疾病的本质和进展规律,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