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的意义是什么?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ST段抬高是一个重要的电生理学改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心电图(ECG)中ST段应该是与基线平齐或轻微下移的。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缺血、损伤乃至坏死,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功能受损,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这会引起动作电位的变化,具体表现为ST段抬高。

ST段的抬高反映了心肌急性损伤期的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阶段(通常指发病后数小时内),由于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得细胞外钾浓度升高,进而引起局部除极化过程异常,造成ST段向量增大,在标准12导联ECG上表现为抬高。这种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最直接、最具特异性的电生理标志之一。

临床上,根据ST段抬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初步判断梗死的范围及严重性。例如,如果多个导联出现显著的ST段抬高,则可能提示广泛的心肌受损;而单一或少数几个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则可能指示局限性的损伤区域。

此外,ST段抬高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需要紧急处理的重要指征之一。对于疑似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持续性ST段抬高的患者,应尽快启动再灌注治疗流程,包括溶栓疗法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尽可能恢复冠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范围,改善预后。

总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处理过程中,ST段抬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