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由于个体遭遇显著的生活事件或压力情境,导致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的精神障碍。这类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适应障碍等。不同类型的应激相关障碍其主要症状有所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点。
1. 急性应激障碍:在遭受强烈心理刺激后的数分钟至4周内出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惊恐感;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如闪回);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减退或恍惚状态;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以及警觉性增高(如睡眠障碍、易激惹等)。
2. 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在经历重大心理创伤事件后的数周至数月内开始显现,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反复体验创伤情景(比如噩梦或闪回)、避免与创伤有关的刺激、负面情绪变化(如感到分离、对未来失去希望)和过度警觉(例如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问题)。
3. 适应障碍:当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源时,表现出超出预期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异常,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症状可能包括抑郁情绪、焦虑不安、社交退缩、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等,但不达到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应激相关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且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卫生服务进行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