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心律失常,其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下是心房颤动的心电图主要特征:
1. P波消失:正常情况下,每个QRS波群之前都有一个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但在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内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导致心房活动变得快速而不规则,因此P波被一系列不规律的小f波所取代,这些小f波在II、III、aVF导联上尤为明显。
2. R-R间期绝对不等:即每次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完全不一致的,这是由于心室率受到房颤时快速而不规则的心房活动的影响所致。正常情况下R-R间期应该是相对固定的(除了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等情况)。
3.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尽管心房颤动导致了心房电活动的紊乱,但大多数情况下QRS波群仍保持正常的形态和时限,除非合并有束支传导阻滞等其他心脏疾病。这是因为心室除极过程仍然主要由希氏-浦肯野系统控制。
4. 心率快慢不一:患者在心房颤动时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100次/分钟)或心动过缓(<60次/分钟),这取决于房室结对快速而不规则的心房冲动的传导能力。临床上有时会根据心率将AF分为“快速型”和“慢速型”。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诊断心房颤动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
心律失常进行鉴别。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