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来进行。首先,从临床症状上看,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
腹痛(尤其是右下腹部)、体重减轻、腹泻或
便秘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如果患者有
肺结核病史或者与活动性
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历史,则需要高度怀疑肠结核的可能。
其次,实验室检查方面,可以进行血液常规检查,观察是否有
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情况;粪便检查可寻找抗酸杆菌或做培养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清学试验如ELISA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但这些测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肠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腹部X线平片可能显示肠管扩张、粘连等改变;钡餐造影可见到跳跃征象(即病变部位与正常肠道之间的突然过渡)、狭窄段以及瘘管形成等特征性表现;CT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出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近年来,随着内镜超声技术的发展,其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最后,在上述检查基础上,必要时还需做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通过内镜取材或手术探查获取疑似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学、细胞学及组织化学等多方面的分析,是确诊肠结核的金标准。
总之,肠结核的确诊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并最终依靠病理活检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