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一种由于肺部疾病或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导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
心脏病。在慢性肺心病中,心脏最常受累的部分是右心室。
当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等)长期存在时,会导致肺血管床减少和/或肺小动脉收缩,从而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持续性的肺动脉高压会逐渐加重右心室的负担。为了克服增高的后负荷,右心室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泵血通过肺循环,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扩张。
然而,由于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右心室的功能最终可能会下降,出现收缩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表现,如体循环淤血、下肢浮肿等症状。因此,在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患者中,右心室是最主要的受累部位,也是导致该疾病临床表现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由于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左心功能受损的情况,但相比之下,右心病变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