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性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来确定。
首先,在临床表现方面,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
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惊厥、颅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此外,结核性
脑膜炎的病程往往较长,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这与急性细菌性
脑膜炎有所不同。
其次,在实验室检查方面:
1.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典型的改变包括压力升高,外观微混,白细胞数轻至中度增多(通常<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
2. 抗酸染色涂片镜检可发现抗酸杆菌,但阳性率较低。
3. 脑脊液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的金标准,但由于结核菌生长缓慢,结果回报时间较长。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快速检测脑脊液中的结核DNA,提高早期诊断率。
最后,在影像学检查方面:
1. 头颅CT或MRI可能显示基底池增厚、强化,以及脑积水等改变。
2. 胸部X线或胸部CT有助于发现肺内原发灶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综合上述信息,并结合患儿是否有结核接触史及免疫状态等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做出儿童结核性
脑膜炎的确诊。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