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常见的
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的上腔室即心房出现不规则且快速的电活动,导致心脏跳动变得不规律。通过心电图(ECG/EKG)判断是否存在心房颤动是临床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以下是识别心房颤动时需要关注的心电图特征:
1. P波消失:在正常情况下,每个QRS波群之前都有一个代表心房去极化的P波。但在心房颤动中,由于心房的不规则活动,无法形成有序的电信号传播,因此看不到明显的、规律的P波。
2. RR间期不等:心房颤动时,因为心房的电活动极度紊乱,导致每次激动到达心室的时间点不同,使得QRS波群之间的距离(即RR间期)呈现明显的变化和不规则性。这是诊断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依据。
3. 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尽管心房颤动时的心脏节律异常,但如果传导系统没有受到损害,那么每次激动通过心脏的路径基本相同,因此大多数情况下QRS波群的宽度和形态保持正常状态。
4. 心率可能增快或不规则: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但也有部分患者的心率可能在正常范围内。重要的是观察到心律的绝对不规则性,即每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差异显著。
5. 有时可见f波:在某些心电图记录中,特别是在II、III和aVF导联上,可以观察到细小而不规则的波动,称为“f”波。这些波动代表了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但并非所有的心房颤动患者都能清晰地看到f波。
综上所述,当遇到心电图显示没有规律P波、RR间期显著不等且QRS波群形态正常时,应高度怀疑心房颤动的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