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用血申请的审核是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完成:
1.
临床医师:首先,临床用血申请应由主治或主刀医生提出,并对其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估。医生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输血指征及预期效果等信息。
2. 输血科(或血液中心):收到临床用血申请后,输血科的专业人员将对申请单上的内容进行复核,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所需血型和数量是否准确无误。此外,他们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不适合输血的情况,并做好配型实验等工作。
3. 医疗机构负责人:对于大量用血(如一次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悬液超过10单位)或者特殊类型的血液制品使用申请,则需要经过医疗机构内部的进一步审批。通常情况下,这类申请需报请医院分管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4. 伦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未成年人、无自主意识患者等),可能还需要提交至医院伦理委员会或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确保用血过程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协作的过程,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合理利用血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