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
肠癌的诊断,目前临床上最为直接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肠内部的情况,发现异常病灶如息肉或肿瘤等,还可以在直视下取活组织进行
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这对于确诊大
肠癌具有决定性意义。
除了结肠镜检查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1. 粪便隐血试验: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步筛查手段。如果粪便中持续检测到隐血,则需要进一步做更详细的检查来确定出血的原因是否与大
肠癌有关。
2.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癌胚抗原)等,虽然特异性不高,但可以作为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之一。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MRI以及PET-CT等。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
然而,在所有这些检查中,结肠镜仍然是诊断大
肠癌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因为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通过活检获得
病理学证据,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因此,在临床上推荐将结肠镜作为首选的确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