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心脏与成人心脏在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出生时,心脏大约只有鸡蛋大小,重量约为20-25克,占据胸腔的较大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会逐渐增大,到成人阶段,男性心脏平均重约300-350克,女性心脏略轻一些,平均约250-300克。
除了体积和重量上的变化外,新生儿的心脏在结构上也与成人心脏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的心肌细胞(心肌纤维)比成人的心肌细胞要小得多,但数量却相对较多。随着生长发育,这些细胞不仅会增大,还会通过增加蛋白质含量来增强其功能。
此外,在出生前后的短时间内,婴儿心脏中存在一些特殊的解剖结构,如卵圆孔和动脉导管等。卵圆孔是胎儿期左右心房之间的通道,允许部分血液绕过肺部直接从右向左流动;而动脉导管则是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的血管,在胎儿时期帮助血流避开尚未使用的肺脏。出生后,随着婴儿开始自主呼吸,这两个结构通常会在几周内自然闭合。
因此,新生儿心脏在大小、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人心脏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差异反映了从胎儿到成人过程中生理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