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翻和外翻踝部扭伤是两种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主要区别在于受伤时脚踝的运动方向以及受损的主要韧带不同。了解这两者的差异有助于准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 内翻踝部扭伤: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踝部扭伤的85%左右。当脚突然向内侧(即足底朝内)扭转时发生,导致外侧韧带群受到牵拉或撕裂。主要受损的是距腓前韧带,严重情况下可能累及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患者常感到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并可能出现行走困难。
2. 外翻踝部扭伤:相对少见,大约占15%的比例。这种损伤发生在脚向外侧(即足底朝外)扭转时,通常是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受到过度拉伸或撕裂所致。由于三角韧带较为强大,因此除非遭受非常大的力量作用,否则不太容易受伤。在外翻扭伤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
在临床诊断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如受伤时的具体情况)、体格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类型的踝部扭伤。例如,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会对踝关节施加特定方向的压力以评估韧带损伤的程度;X线或MRI等影像学手段则有助于排除
骨折或其他复杂性损伤。
对于两种扭伤的治疗原则大体相同:初期应采取RICE(Rest休息、Ice冷敷、Compression压迫包扎、Elevation抬高)措施减轻症状,随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但具体方案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