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与
肝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两者的定义。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它可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感染。而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
肝癌和继发性
肝癌两大类,其中原发性
肝癌中又以肝细胞癌最为常见。
研究表明,长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细胞发生恶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说,HBV感染后,病毒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促进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肝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此外,慢性炎症反应也是促进
肝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存在的肝脏炎症不仅会导致
肝硬化,还可能通过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等物质损伤DNA,加速癌症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约有80%的原发性
肝癌患者具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因此,预防和控制HBV感染对于降低
肝癌发病率至关重要。目前,接种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对于已经感染HBV的人群,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措施也非常重要,以减少肝脏损害,延缓疾病进展,并降低发生
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