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重要性,从而提出了西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对策:创建可行、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培训体系,建立以专家为主,团队为辅二者结合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模式,配备高质量实习基地,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医药人员培训的需求。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卫生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对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
我国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深入开展。目前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层次繁多,有三、四、五、七、八年制等多种培养模式,但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定位不够准确,与毕业后医学教育衔接困难。毕业后教育由医学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组成,但参加的人员范围很小,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也不能很好融合,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很不完善。高等院校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继续医学教育贯穿医学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其保持高水平的临床技能和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只有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才能真正建立起我国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出继续医学教育的最大作用,为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继续教育的开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理应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中,高等学校、专业学会、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是重要的力量。高等医学院校要进一步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大力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把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川大学所在的西部地区基层、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现象目前仍然十分突出,合格医药卫生人才十分缺乏,大批在职医药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很低。如据有关资料显示,四川省基层从业卫生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9.35%,专科学历层次者占11.7%,其余53.22%仅具有中专学历,还有25.73%为无学历者。并且,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药卫生人员又主要集中在市(州)级以上城市。基层、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低学历甚至无学历的医药卫生人员也根本不具有通过进入院校进修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不利于西部地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建可行、有效地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培训体系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本系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列入单位领导的目标管理中,作为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劳动保障部门也应将各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达标与否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标准之一,并对其进行监督。人事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对卫生部门涉及继续医学教育的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等给与支持、指导;财政部门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其工作的开展;教育部门应发挥现有医学教育资源功能,各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承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由于继续医学教育与其他医学教育不同,它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因而在实施继续教育时,其培养体系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技能培训。西部地区基层、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十分匮乏,大批在职医药卫生人员学历水平很低。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这些地区的大部分在职医药卫生人员也苦于求学无门,长期得不到专业的职业医学教育和医学技能培训。四川大学作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重点大学,其优质的医学继续教育资源责无旁贷地应该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服务。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继续教育机构之一,根据这种人才缺口状况,吸纳社会资金,利用已有的优质医学继续教育资源,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了专门的医学继续教育校区——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组建了以学校退休教师为主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和以退休干部为主的管理队伍,开展以西部地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在职医药卫生人员为主的继续教育工作。校区实行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管委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委会主任负责制,并接受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归口管理。校区实行全员聘用制,真正做到以岗定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几年来,华西青羊校区大力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注重实践性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在探索综合大学医学继续教育的新路子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于2004年获四川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建设以专家为主,团队为辅二者结合师资队伍,配备高质量实习基地,为西部和基层培养医学人才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层次、专业性培训的关键,优秀的教师能够让学员更好的开拓思维、挖掘潜力,造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师资主要来源于大学内部,但又不完全局限于大学内部。大学内部除了一些优秀的在职教师之外,还有一大批热心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颇具造诣的退休教授,他们是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的宝贵财富。另外,来自政府机关的决策者以及执行者,以及来自各个行业的精英都可以成为继续教育主讲教师的来源,对于启发学员的智慧、拓展学员的视野都很有益处。
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的生源主要是来自西部地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在职医药卫生人员,其入学年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需要高素质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华西青羊校区聘用学校退休教师近千人次,其中,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这些退休教师不仅医学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更由于常年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具有相当全面、深厚的实践功底。他们不仅尽心教学,还热衷于校区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极大的推动了校区的建设和发展。校区任用高水平退休教师任教,已取得了“学生满意、社会满意、教师满意、学校满意”的良好绩效。
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锻炼机会,得到全面正规的训练,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不断开辟高质量实习基地,先后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三甲、三乙医院为主的20余家医院建立了教学实习协作关系。对实习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月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把关。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专家到校区开展医学实践学术讲座。这种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受院方和实习生的好评。
三、创新教学模式,开展适合基层需要的继续医学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医药人员培训的需求
目前众多高校继续教育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模式陈旧,与实践脱节,跟高校学历教育几乎是如出一辙。这种简单地把大学本、专科或研究生课程作为继续教育课程,并不适合基层继续教育的对象。继续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重在向学生传输丰富实践经验和阐述所属领域最新的科技应用与发展动态。课程既要与社会、所属领域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规律。有了优化的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坚持根据医学继续教育学生特点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能适合医学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来自西部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医学继续教育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环节较薄弱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校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实验课教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先进的实验教学设施,实行由实验教师组织实验课教学的制度,即由身兼教师和实验员双重职责的实验教师负责实验课的教学与操作,同时增加基础护理实验、诊断学实验、专科生机能实习等课程的课时。同时,为拓宽学生知识面,也为他们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对专科生增设了医学论文撰写及文献检索课程,对本科生增设了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临床药理学、重症监护学,以及医学科研设计论文撰写及文献检索课程,为护理学专业学生增设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基础课程。
考虑到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工学矛盾,为了向更多的在职医药卫生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校区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探索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制。鼓励学生坚持学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阶段性学习模式完成学分,学有所获。
在继续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大范围群体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继续教育对象的扩大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给继续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剧变。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远程网络教学,成为继续教育新的教学手段。发展远程网络教育是西部医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远程教学形式,它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实施多点双向交互式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传递过程。通过网络进行的继续教育,在知识传播方面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具有传播的超距离性、广泛性、丰富性、生动性、互动性、开放性、超链性、及时性等特点。据相关报道称,网络教育可以减少一半的学习时间、三分之一的费用,甚至可以多获得30%的知识。因此,远程网络继续教育将是成为高校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继续医学教育持续发展
完善政策与立法对于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应联合制定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法规,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出量与周期的要求,并与执业注册挂钩,纳入《医师法》,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相关政策的实行情况进行评价与修订。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规范化与专业化管理,明确界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类别与举办形式,指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部门,建立项目认定程序,建立各类别各形式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确立组织机构与认证标准对提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组织机构进行资格审查与认证,建立或指定全国以及各地区负责该项工作的机构,建立相应的认证标准与程序。认证标准的制定应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高等医学院校积极参与认证,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的密切协作。对通过认证的组织机构顺利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一年后,方可批准成为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负责该项工作的机构同时应对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进行监督与管理,定期重新审查与认证,建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应专业化,对不同类别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监督、实施效果评估应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委员会负责。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部门负责宏观管理与协调,包括根据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对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量的控制,保证供与需的平衡,鼓励项目申报,促进项目举办形式的多样化,促进项目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跨专业、跨学科或新专业、新学科的项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评审,并进行过程管理。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管理继续推行继续医学教育与个人利益挂钩的政策,将继续医学教育与执业资格并重,作为人员准入的法定条件,并与年终考核、岗位聘任、晋升晋级联系起来。
同时应多渠道解决经费,多途径传送信息,多形式举办项目增加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包括对承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优秀组织机构的投入;对重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增加给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专项经费。加大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投入的专款专用,定期对该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调整。制定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收费标准。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促进相关企业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合作。定期、及时、多途径地发布继续医学教育信息。鼓励开办继续医学教育网站,通过竞争、评估与制约机制促进网络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促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与继续医学教育网站的合作。此外,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系列杂志应定期刊登有关继续医学教育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内容,引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供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经考核合格也可授予学分。
参考文献:
[1]杨文志。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与对策,继续教育,2004年,3:4—8.
[2]黄志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哪些方面[J],《四川统一战线》。2006(3),28.
[3]许藕。农业部、发改委等中央部委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资料通讯》。2006(4),10~16.
作者简介:陈静科四川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四川大学教育科学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