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师毕业后教育既没有统一的教育模式,更缺少统一的教育内容,而在继续教育中则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实用、轻经典的现象,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水平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这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索天仁近日主持完成的课题——《城市医院中医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得出的结论。
缺乏系统规范化培训教育模式不协调
该课题组对吉林、山东、陕西、四川、广东等8个省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中医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认识不明确,有的认为毕业后教育就是岗前培训;有的将继续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的一种方式”。多数单位的毕业后教育是以轮科和随上级医师学习为主,并没有进行系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行的中医师继续教育多集中于进修、专科培训和在职读研究生等方式上,而师带徒、研修和参加各类学习班等形式较少。
索天仁说,现阶段,医院中医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不理想,离我国卫生服务需求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教育、卫生等不同的政府部门主管,使各类教育模式之间安排不够协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二是级别较低的医院或偏远地区受条件所限,无法完成必须的培训;三是某些医院虽然名义上完成了相应的培训,但实际上流于形式。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医院中医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了他们的培养质量和提高能力的速度。
需要强调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很好地考虑中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中医继续教育中心内容未能被明确,临床中医的继续教育多照搬西医继续教育模式来进行。医院的进修学习多是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效用不大,或仅仅学到一些西医的东西。
另外,中医药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缺乏国家有效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应注重训练中医特有的发散性思维
索天仁说,由于中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其理论也是经验的理论,若要将停留在知识形态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还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而毕业后教育正是把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使其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关键环节。况且,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临床技能重经验体悟,此外临床医学门类繁多,知识更新快,这些都要求医学毕业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他建议,毕业后教育应注重训练中医特有的发散性思维,加强经典学习,防止过早分科,不可束缚和局限学员的思维和知识面。同时使学员相信中医、热爱中医,树立发展中医的信心和责任心,要求熟读和背诵中医部分经典著作、中药、方剂等,严格规范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诊疗操作。实施住院医师负责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让学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注重学员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谴方用药能力及辨证施治能力等,特别是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能力。并应强化在职培训,帮助中青年业务人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的掌握。
索天仁还介绍说,《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将继续医学教育定义为: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对中医而言,自《黄帝内经》等学术体系确立以来,基本没有超越和创新,因而传统学问的新知识大多是通过“温故”来达到的,这个“故”显然就是构筑整个中医体系的经典理论。经典理论是中医的本体,是中医真正意义上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医工作者理论水平高低的决定性要素。
须有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课题组提出,要把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认真组织申报、遴选和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课题组特别强调,必须调整和理顺我国中医学学历教育制度,明确以5年制为主体,3年制为补充,7年制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同时尽快启动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的毕业后中医学教育制度。
索天仁认为,继续教育要贯穿于中医学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其保持高水平的临床技能和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只有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中医学教育、继续中医学教育的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各负其责,才能真正建立起我国的中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出继续医学教育的最大作用,为提高中医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