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口腔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青少年牙周炎详解

青少年牙周炎是参加口腔助理医师考试需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知识,请各位考生认真阅读。

(一)病因

微生物和机体防御能力的缺陷是引起本病的两个主要因素。

1.微生物因素

主要有关致病菌是伴放线放线杆菌(亦称伴放线嗜血杆菌),其次是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炎症晚期还可分离出多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类杆菌)、艾肯菌等。

伴放线放线杆菌的致病毒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产生白细胞毒素,损伤及杀死白细胞;

②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能力;

③产生内毒素;

④产生胶原酶,破坏结缔组织和骨的胶原纤维;

⑤产生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破坏骨细胞激活因子等。

2.全身因素

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异常,这种缺陷带有家族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临床表现

1.年龄与性别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至25岁的年轻人,可在11~13岁开始发病,为早发性牙周炎。因早期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已2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

2.口腔卫生情况

一个突出表现是早期患者菌斑、牙石很少,牙龈炎症状较轻微,却已有深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牙龈表面虽无明显炎症,实际上在深袋部位是有龈下菌斑的,而且袋壁也有炎症和探诊后出血,晚期还可发生牙周脓肿。

3.好发牙位

典型好发部位为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乳牙一般不受侵犯。

4.X线片所见

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区多为水平吸收。此外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

5.病程进展很快

牙周破坏速度比成人型快3~4倍,常在20岁左右已需拔牙或自行脱落。

6.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

炎症不明显的情况下,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可出现松动,自觉咀嚼无力。

7.家族史

家族常有多人患本病,以母系遗传为多,遗传背景可能与白细胞功能缺陷有关,另外可能是X连锁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患者牙骨质发育不全及致病菌在家族中传播所致。

(三)诊断

应争取早期诊断,因初起时无明显症状,待就诊时已为晚期。如年轻患者,牙石等刺激不多,炎症不明显,又发现有少数牙松动、移位或邻面深袋,则应引起重视。

重点检查切牙及第一磨牙邻面。并拍摄X线片。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保留患牙极为重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