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口腔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心理健康的研究-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心理健康的研究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研究角度

1.病理学角度:

2 统计学角度

1.“文化学”角度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感

5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动态而复杂,无严格界限;多级水平;不健康不是处处都不健康

判断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2.内在心理活动的统一性

3.健全的人格

l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1)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维护方法:4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1~3岁,

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是3~7岁,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7岁以前,

培养自制力的关键期是2~3岁。

儿童期是形成健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4点

常见心理问题:学习困难,性问题,神经症,行为不良,自我意识矛盾,社会适应不良

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是:①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性教育;②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教育;③正确友谊观、恋爱观教育;④自我意识形成教育。

(3)中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常见问题:记忆力下降,事业与家庭问题,不良行为,心理压力大

维护:3点

家庭稳定,幸福是中年人情绪乐观,事业有成的基石

(4)老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问题:老年痴呆,老年抑郁

维护:3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