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A.患肢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病理骨折
B.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多量输血
C.凡确诊后立即静脉推入少量多种有效抗生素[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D.骨膜下抽到脓液,但无全身症状时不必切开排脓
E.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最佳抗生素,直至全身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回答】答复:本题目选A
解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主要的关键。对疑有骨髓炎的病例应立即开始足量抗生素治疗,在发病5天内使用往往可以控制炎症,而在5天后使用或细菌对所用抗生素不敏感时,都会影响疗效。由于致病菌大都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要联合应用抗生素,选用的抗生素一种针对革兰阳性球菌,也可先应用广谱抗生素,待检出致病菌后再予以调整。急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在X线片改变出现前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消失。这是最好的结果,说明骨脓肿形成以前炎症已经控制。在出现X线片改变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说明骨脓肿已被控制,有被吸收掉的可能。上述两种情况均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抗生素仍宜连续应用至少3周。若全身症状消退,但局部症状加剧,说明抗生素不能消灭骨脓肿,需要手术引流。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因此选择合适时期进行手术很有必要。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也有主张提前为36小时的。延迟的手术只能达到引流的目的,不能阻止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阶段演变。手术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两种伤口作闭式灌洗引流或单纯闭式引流。全身辅助治疗包括高热时降温,补液,补充热量。化脓性感染时往往会有贫血,可隔1~2日输给少量新鲜血,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也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辅助治疗:肢体可作皮肤牵引或石膏托固定,以起到止痛、防止关节挛缩畸形、防止病理性骨折的作用。如果包壳不够坚固,可上管形石膏2~3个月,并在窦道处石膏上开洞换药。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