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股骨粗隆间骨折-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股骨粗隆间骨折,希望对广大外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一、病因与分类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折多为粉碎性。

粗隆间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表示其稳定性。一般多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为:顺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向下至小粗隆,其走行与粗隆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逆粗隆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方向内上达小粗隆的上方,称为不稳定型。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

临床实践表现,以骨折的原始状态来判断其稳定性似乎更为重要。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最后需要靠X线片确定诊断。

三、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外旋和髋内翻畸形。有两种方法:

牵引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一般以骨牵引最为适用,伤肢安置在有屈膝附件的托马氏架上平行牵引,牵引时患肢保持屈曲和外展各30°,内翻10°,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牵引重量开始用约为体重的1/7,复位满意后改用4~5公斤维持,牵引时间为6~8周,以后再改用抗外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内固定法: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施行内固定后,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合并症,预防髋内翻,手术需显露骨折端,先整复骨折,在X线电视机控制下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有鹅颈三翼钉、滑槽加压螺纹钉加接骨板及多根钢针。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安全可靠,取得良好效果。

陈旧性粗隆间骨折,有严重髋内翻畸形的患者,可行粗隆下外展截骨术纠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