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初级中药师考试辅导

医学教育网整理2013年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讲义: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由于暑邪与其他外邪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独见于夏令。故《素问·热论》又说:“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所以,炎夏季节,气温过高,或烈日之下,长时间露天作业,或工作环境闷热,皆易感受暑热之邪而患病。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伤人多见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上扰心神头目——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

汗多伤津

开泄腠理津气两虚而口渴尿赤,气短乏力

气随津泄

3.暑多挟湿

发热、烦渴——暑热症。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便溏——湿滞症状。

(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长夏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湿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而致。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表现,亦是以自然界水湿之象,来比拟发病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和证候。所以,中医病因学认为,湿邪与其他几种邪气相对而言,属重浊有质之邪,其性粘滞,而且发病部位弥漫,伤人多隐,缓而不觉。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湿性属水——故为阴邪。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气机升降失常——胸闷、脘痞、二便不爽。

2.湿性重浊

重——临床表现以沉重感为特征——头重如裹、四肢沉重。

浊——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如下痢脓血、赤白带下。

3.湿性黏滞

黏即黏腻――症状的黏滞性——分泌物、排泄物粘滞,如二便粘腻不爽。

滞即停滞――病程的缠绵性——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易伤人体下部,以腰膝症状为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