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中药士辅导
1、
|
成分 |
药理作用 |
辛味药
|
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和生物碱
|
解热、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等作用 |
酸味药 |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大量鞣质 |
止血、止泻、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愈合 |
甘味药 |
以氨基酸、糖类、蛋白质、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
补充营养、强壮人体,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
苦味药 |
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是苦寒药“苦”、“寒”的来源 |
泻下、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止血、抗肿瘤 |
咸味药 |
碘、Na+、K+、Ca2+、Mg2+、Zn2+等无机盐成分 |
泻下、利尿、治疗甲状腺肿 |
2、四气和五味的关系
四性是药物作用在人体后产生的效应;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产生作用(四性)的物质基础,其本质是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具有各种药理作用的基础。五味是成分,四性是作用。五味是四性的基础。“因有五味,故有四性医|学教育网整理”
3、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指中药对机体既可产生治疗作用,又可产生不良反应;中药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导致治疗作用的多效性。( 多效性、成分)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指的是中药药理实验由于影响因素多而重现性差。(重现性差、影响因素多)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由于成分复杂导致量效关系具有复杂性,规律性差。( 复杂、成分)
(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由于成分复杂导致时效关系具有复杂性 .(复杂、成分)
(5)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称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与剂量大小和所含不同化学成分以及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关。(成分、剂量、机能状态)
(6)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能证实与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也发现了与传统功效无关的新的药理作用。(一致与差异性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