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了以下内容供考生参考。
滑囊炎常为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滑囊积液及疼痛。滑膜起源于原始的间叶组织,有分泌滑液的功能。其作用为促进润滑、减少摩擦、增加运动的活性。
滑囊炎的病因有感染性滑囊炎、外伤性滑囊炎、化学性滑囊炎及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滑囊炎。
【诊断】
1.根据病因的不同,有相应的感染、外伤、化学药物接触史。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是创伤性滑囊炎,可见于任何年龄和各种职业,主要症状为肿块和疼痛,肿块逐渐出现或偶尔发现。
2.肿块大小不定,因部位而异,多呈囊性。其硬度与囊内压力有关,多数较硬,界线清楚;少数柔软,界限不清楚。肿块无痛或仅有轻度压痛,自发性疼痛者少见,常因摩擦、加压而出现疼痛加重,为酸痛。必要时可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治疗】
1.化脓性滑囊炎和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治疗相同,如无积液,需行切开引流,炎症消除后,可考虑切除。如已转为慢性的过程,可行滑囊切除术。
2.外伤性滑囊炎可根据病程选用下列方法:
(1)穿刺抽液加压包扎:适用于非化脓性较急发病或病期短者。
(2)休息、理疗及消炎止痛:适用于外伤及类风湿滑囊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穿刺抽液后注入可的松类药物:适用于病期短、囊壁 薄、疼痛不重和类风湿滑囊炎,抽出液不是脓液,方可注药。
(4)手术切除滑囊: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疼痛较重,影响活动或关节功能,囊壁肥厚和病程较长的患者。
(5)病因治疗:如有骨突过大、畸形、外生骨疣、趾外翻等因素存在,矫治这些因素比切除滑囊更为重要。
3.其他滑囊炎:对于痛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的滑囊炎,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但对一些孤立的滑囊病变,亦可行滑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