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腰椎椎管狭窄症-外科主治医师指导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了以下内容供考生参考。

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为腰椎椎管狭窄症。

【病因及分类】

1.先天性腰椎管狭窄(发育性或特发性椎管狭窄)。

2.后天性腰椎管狭窄:

(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由于椎间盘、骨、关节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改变所致的狭窄。

(2)脊椎滑脱: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峡部不连而继发。

(3)医源性腰椎管狭窄:脊柱后融合术后、椎板切除术后、化学溶核术后等。

(4)损伤性:骨折脱位后。

(5)椎体骨病:如氟骨症、畸形性骨炎等。

3.复合性腰椎管狭窄症:在先天性因素的基础上发生椎间盘退化改变,此类病变较多见。

【诊断】

1.腰腿痛:长期多次反复的腰痛,有的放射到下肢。疼痛的性质为酸痛、刺痛、灼痛等。少数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臀部甚至腹股沟部。症状有单侧,但多是双侧或左右交替出现。腰腿痛多因站立或行走而加重,卧床而减轻或缓解。

2.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腰痛、腿痛或麻木、无力并逐渐加重,以至不能继续再走。蹲下或休息片刻上述症状消失,继续行走痛又出现。

3.较严重者,可能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部分患者下肢某些肌肉萎缩、无力,胫前肌及趾伸肌最易受累。小腿外侧针刺感觉消失或减退为常见。跟腱反射消失,膝反射无变化,但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5.腰椎正位、侧位、斜位X线片(有时需增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滑椎、腰骶角增大、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等。这些变化多见于L4~L5与L5~S1之间。

6.CT、MRI可提供详细诊断。

【治疗】

1.急性期适当卧床休息,一般2~3周。

2.理疗、牵引。止痛药及舒筋活血药均可酌情使用。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症状较重者,经过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有明确的神经根传导障碍,尤其是某些肌肉无力和萎缩。

(2)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是基本的手术方式。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CT等检查,术中探查确定减压范围。对50岁以下腰椎不稳定者或切除范围广泛者(包括关节突)可同时或二期行脊椎融合术,术后一般卧床2~3周,脊椎融合者术后需卧床2~3个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