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血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与广大考生分享!
临床表现:
1.多有胆道疾病和胆道手术史。
2.发热寒战,黄疸和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如在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则在右上腹绞痛后突然从T管涌出较多量的鲜血。
3.出血可自停,但常反复,呈周期性,一周左右一次。
4.贫血貌,黄疸,上腹肌紧张,压痛,肝脏,胆囊肿大有触痛等,肠鸣活跃。
5.失血性休克一系列征象。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发热、寒战、黄疸,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或T管引流出鲜血,出血呈周期性。
2.失血性休克一系列表现。
3.B超、CT等发现肝内有肿瘤,血肿液性暗区等。
4.纤维内窥镜直示下见胆道出血。
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发现出血部位。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止血。
3.输血。
4.治疗肝胆原发病。
5.介入治疗。
6.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胆道出血治疗关键是止血、输血,治疗肝胆道原发病和防治休克。止血可用Vitk120-40mg加止血芳酸0.4g或止血环酸0.4g静滴,同时补充Vitc2g/,也可同时口服云南白药0.5克,每日3次,必要时静滴垂体后叶素20U,目前施他宁效果较好,但较昂贵,有T管者用安络血20mg加生理盐水10ml从T管缓慢注入或用3%双氧水加等量0.5%普鲁卡因冲洗T管或去甲肾上腺素8mg加生理盐水100ml(经T管滴入或凝血酶8000-10000U)加生理盐水T管注入或多法联用效果更好。抗感染可选用A中抗生素联用,补充水电解质,输血、肝安、肝泰乐门冬酸钾镁注射液等加强支持治疗护肝,如出现休克在以上治疗同时选用多巴胺、阿拉明等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