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川贝母的鉴定-中药师考试

川贝母的鉴定是中药师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供广大中药师考试考生参考学习。

川贝母是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来源原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川贝母的来源中又增加了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等地,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习以“松贝”为优;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等病症;用量3~10克,研粉冲服一次1~2克;应用时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扁球形,高0.4~1.4厘米,医学|教育网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川贝母以鳞茎完整、粒小均匀、怀中抱月、质坚实、有粉性者为佳。《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总灰分不得过5.0%;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母贝碱(C27H43NO3)计,不得少于0.050%.

由于川贝母的价格较高,常有以其他种“贝母”混充川贝母的情况。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