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名的写法,应以《中国药典》的正名为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繁杂,致使很多中药药名的用字、用音、用意等,都有很强的地方性。加上“药无正字”的旧习惯和社会上滥用、滥造不规范简化字的影响,因此,中药处方中的药名书写,除了用正名外,常常还有一些用别名的(也称偏名)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一般也有一定的来历和解释,如夜交藤、忍冬花等,现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正名、处方用名(正名、别名、炮制品)、应付规格列表于下,供参考。
| 处方用名 |
处方应付 |
处方用名 |
处方应付 |
| 三棱 |
麸炒三棱 |
鹿茸 |
梅花鹿茸 |
| 水红花子 |
炒水红花子 |
青毛鹿茸 |
马鹿茸 |
| 白术 |
麸炒白术 |
黄毛鹿茸 |
梅花鹿茸 |
| 半夏 |
法半夏 |
淫羊藿 |
羊油脂制淫羊藿 |
| 苍术 |
麸炒苍术 |
斑蝥 |
米炒斑蝥 |
| 栀子 |
姜炒栀子 |
椿皮 |
麸炒椿根皮 |
| 川乌 |
制川乌 |
蒲黄 |
炒蒲黄(实际与教材有矛盾应付蒲黄炭) |
| 草乌 |
制草乌 |
天虫 |
麸炒僵蚕 |
| 黄芪 |
密炙黄芪 |
苡仁 |
麸炒薏苡仁 |
| 正名 |
别名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
正名 |
别名 |
| 委陵菜 |
山萝卜、蛤蟆草、翻白草 |
金钱草 |
铜钱草、路边草、过路黄、过坐草 |
| 垂盆草 |
狗牙齿、佛甲草 |
金樱子 |
倒挂金钩 |
| 马齿苋 |
马舌菜、五行草 |
鱼腥草 |
臭草 |
| 地耳草 |
田基黄 |
卷柏 |
返魂草 |
| 地肤子 |
灰菜子 |
万年青 |
冲天七、开口剑 |
| 金沸草 |
旋复花秧 |
旋覆花 |
金沸花 |
| 胖大海 |
安南子 |
南鹤虱 |
天名精子 |
| 皂角刺 |
天丁 |
土茯苓 |
冷饭团、仙遗粮 |
| 补骨脂 |
破故纸、故纸 |
荜澄茄 |
山鸡椒 |
| 穿心莲 |
一见喜 |
拳参 |
紫参、草河车 |
| 骨碎补 |
申姜、毛姜 |
重楼 |
蚤休 |
| 预知子 |
八月札 |
独活 |
大活、西大活 |
| 苦参 |
野槐、地槐 |
甜瓜蒂 |
苦丁香 |
| 苦木 |
苦胆木、苦皮树 |
金果榄 |
金牛胆、青牛胆 |
| 青叶胆 |
肝炎草 |
硼砂 |
月石 |
| 两头尖 |
竹节香附 |
香附 |
莎草根 |
| 北沙参 |
莱阳沙参 |
南沙参 |
空沙参、泡沙参 |
| |
|
淫羊藿 |
仙灵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