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了有关初级中药士考试的复习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如下:
【性状】干燥的虫体,多已碎断而少完整。完整者长约3厘米,头胸部呈茶棕色,杂有黑棕色;复眼黑色而有光泽;翅膜质,多碎落,足亦多折损不全,腹皱缩,浅黄色,有的呈黑棕色。疏生短绒毛,或无毛,质软,易碎。有特异的腥臭气。以身干、完整、无杂质及泥土者为佳。
【化学成份】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有13种,其中丙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含量较高。睾丸中的游离氨基酸有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其中以脯氨酸浓度为最高,天门冬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为最低。尿中的氨基酸有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以及未详的氨基酸等;此等氨酸,亦为血淋巴所有。精囊中未找到精氨酸和赖氨酸。
【药理作用】蝼蛄粉混悬液灌胃,对家兔不能证实其利尿作用。蝼蛄长期喂饲,对家兔与小白鼠并未见中毒现象。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焙至黄褐色用。
【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入胃、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
②《本草求真》:“入肠、胃。”
③《玉楸药解》:“入足太阳经。”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①《本经》:“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水肿,头面肿。”
③朱震亨:“治口疮。”
④《纲目》:“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疬,骨鲠。”
⑤《玉楸药解》:“清利湿热。”
【用法用量】 3~5只,焙干研粉,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
【备注】(1)用于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实症,可与大戟、芫花等配伍。如用治尿闭,可用蝼蛄焙焦,趁热研碎,用黄酒或开水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