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的自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志对教材随便翻翻,或是读哪儿算哪儿,或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有的同志将课本丢置一旁,只看辅导资料、复习提要;有的同志课本看得也挺认真,可成效却不明显。那么,业余自学怎样才能安排好有限的时间读好教材,获得更多的知识,顺利通过考试呢?医学教育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整理复习指导如下:
一、框架了解,先看考试大纲,根据大纲在书上圈出重点记忆的部分,然后初步了解教材,订好学习计划。
框架了解即读课本的前言(序言)、目录、后记等;一页一页地翻读课本内容,对课本的全部内容浏览一遍。了解框架的主要目的是对课本的概貌,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结构体系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大概浏览,还要了解课本的难易程度,做好读书的思想准备。组成框架还有利于对某一学期或某一阶段的几门课程做好时间精力的安排调度,拿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框架应该在较短时间内组好,主要是了解教材,为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对学习有一个安排,制订好学习计划。
二、通读加精度。
通读即对课本从头至尾、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读一遍。通读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认识和熟悉教材,接受知识,对教材有一个总体全面的把握。通读是对教材全面而关键的一读,精读是在了解了教材的大概内容后对不懂得知识点进行精读,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精读,知道为什么这些知识点容易混淆,重点记忆。
通读时要讲究阅读次序。凡一本教材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体系的,应从头至尾,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排除杂念和干扰,专心致志地读。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读书时,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集中在书上,他仿佛不再觉得自己肉体的存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只有他的内在官能在起着作用,好像在书本的太空间遨游。这简直是一种忘我的读书境界,有了这样的读书境界,读书效果还能不高吗?我们读书也应该向巴尔扎克学习,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努力提高读书效果。在遇到不懂的地方的时候,不要停顿下来,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通读还是初读,主要目的是尽快将全书读一遍,对课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不是将全书所有的知识理论全都理解和掌握。但是通读也不能一味求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读,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讨厌的内容也要认真地读,争取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要对概念、原理、难点、疑点、重要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不同的记号,读读画画圈圈,为听课、求教,为进一步的读书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