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份】 
菟丝子含树脂甙、糖类。 
大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378%. 
大豆菟丝子含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5,6-环氧-α-胡萝卜素、蒲公英黄质和叶黄素。 
【药理作用】菟丝子的酱油(用菟丝子及豆饼酿成)、浸剂、酊剂能增强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对心率的影响是前者增加。后二者则使之降低,对麻醉犬使血压下降,脾容积缩小,肠运动抑制,对离体子宫表现兴奋作用。菟丝子醇提水溶液皮下注射于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2.465克/公斤,按30~40克/公斤灌胃并不出现中毒症状;按0.05克/120克之菟丝子酱油、浸剂、酊剂给大白鼠灌胃,连续70天,并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亦未见病理改变。 
【炮制】 
菟丝子:过罗去净杂质,洗净,晒干。菟丝饼: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水煮至爆花,显褐灰色稠状粥时,捣烂作饼或加黄酒与面作饼,切块,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去粗薄壳,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三千余成粉。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 
②《纲目》:凡用菟丝子,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曝捣,须臾悉细。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研作饼焙干,再研末,或云,曝干时,入纸条数枚同捣,即刻成粉,且省力也。 
【性味】 
辛甘,平。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气微温。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脾、肾、肝三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肝、肾三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1)补肝肾:本品为补肾缩尿,止遗精之常用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本品性柔润,平补肝肾而不燥。 
(2)安胎:用于体弱易于流产者,常配桑寄生、续断。 
①《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②《雷公炮炙论》: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③《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④《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⑤《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 
⑥王好占:补肝脏风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⑦《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炒研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