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4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医学教育|网搜集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理论阐要涎为口津,唾液中黏稠而少沫的部分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为涎”,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临床应用正因为脾与涎关系密切,所以临床上见到口涎异常。可从脾论治,辨证须分清虚实寒热,以便在治疗时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