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网校为了方便广大学员有效备考2011年中药师考试,特意整理了初级中药师考试辅导精华: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希望这份初级中药师考试辅导: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以便通过此次的考试。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防治的体现。

  1.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寿和防病除疾。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故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确定治则治法

  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其阴阳的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又叫“阳病治阳”;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胜之阴,祛除其寒,此即“寒者热之”的方法,又叫“阴病治阴”。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散寒的药物,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则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而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亦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对阴阳偏衰病证,也可根据阴阳互根及阴阳消长的此长彼亦长理论来确立治疗方法。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