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医院感染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由医院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定义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

  二、感染源

  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及陪住人员,医院的环境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导管、血液制品。

  1.交叉感染或外源性感染:在医院内患者接受不洁的输血或注射或不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如导管、插管及内镜等,被微生物交叉感染。

  2.环境感染:环境中或无生命物品上被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及机会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触途径,使被暴露人群获得的附加感染。

  三、特点

  1.不是患者人院的原发疾病的延伸。

  2.一般人院后48小时或更晚发生。

  3.可因抗生素使用、介入技术、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大量使用导致发病率上升

  4.医院感染类型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5.条件致病菌为常见感染菌,且革兰阴性。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防御屏障功能受损的病人。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微生物来源于病人自身之外,通过空气传播、间接传播(护理、便盆、尿壶等)、直接接触、注射或接种、医疗器械、未彻底灭菌或污染、昆虫媒介等传播。

  五、控制

  1.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

  2.隔离。

  3.监测。

  4.合理使用抗生素。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和法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