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几种常见临床表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过去将本病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bacterialendocarditis),由于不够全面现已不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

  发生菌血症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菌血症后2周以内。

  1.发热

  亚急性者起病隐匿、有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发热是SIE最常见的症状,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呈弛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较高。急性患者呈现败血症过程。心力衰竭发作常见。

  2.心脏杂音

  80%~85%有心脏杂音,由基础心脏病和(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损害引起。急性者较慢性者更容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改变,或出现新的杂音(尤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

  3.周围体征

  多为非特异性,已经较少见,可能由微血管炎或微栓塞所致。

  (1)瘀点:可出现于任何部位,以锁骨以上皮肤、口腔粘膜及睑结膜多见。

  (2)指和趾甲下裂片状出血。

  (3)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块,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

  (4)Osler结节:为在指和趾垫出现豌豆大的红紫色痛性结节,亚急性者较常见。

  (5)Janeway损害:主要见于急性,在手掌和足底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

  4.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常由赘生物破碎或脱落引起。栓塞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如脑、心脏、脾、肾、肠系膜。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右侧心内膜炎者常见肺循环栓塞。栓塞后可以在局部引起感染或脓肿。

  5.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1)脾肿大见于30%,病程>6周患者。急性者少见。

  (2)贫血,有苍白、无力和多汗,多为轻、中度贫血,亚急性者多见,主要因为感染对骨髓的抑制。

  (3)杵状指和趾。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