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膀胱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国内则占首位。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本病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其中超过 90% 系移行上皮细胞癌

  诊断

  中老年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首先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其中尤以膀胱肿瘤多见。

  1.尿液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可作为血尿的初步筛选。

  2.影像学检查

  ·经腹壁B超能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肿瘤,可作为病人的最初筛选。

  ·IVU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以及膀胱肿瘤对上尿路影响。

  ·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

  ·CT和MRI多用于浸润性癌,可以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以及局部转移肿大的淋巴结。

  3.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有蒂还是广基,初步估计基底部浸润程度等,是诊断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段。

  ·原位癌(Tis):局部粘膜呈红色点状改变,与充血的粘膜相似。

  ·表浅的乳头状癌(Ta、T1):浅红色,蒂细长,肿瘤有绒毛状分支,似水草在水中漂荡。

  ·浸润性乳头状癌(T2、T3):深红色或褐色,草莓状或团块状,基底部较宽,附近粘膜充血、水肿、增厚,肿物活动性小。

  ·浸润性癌(T3、T4):局部隆起呈褐色结节团块状,表面常坏死形成溃疡,附有絮状物和钙盐沉着,广基,界限不清。

  4.膀胱双合诊:可了解肿瘤大小、浸润的范围、深度以及与盆壁的关系。现已较少应用。

  治疗原则:

  ·Ta、T1及局限的分化较好的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

  ·较大、多发、反复发作及分化不良的T2期和T3期肿瘤以及浸润性鳞癌和腺癌,应行膀胱全切除术。

  (一) 表浅肿瘤(Tis、Ta、T1)的治疗

  原位癌(Tis)可行化疗药物或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若癌细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已有浸润并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时,应及早行膀胱全切除术。

  Ta、T1期肿瘤,以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为主要治疗方法。

  (二) 浸润肿瘤(T2、T3、T4期)的治疗

  T2期分化良好、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T3期肿瘤如分化良好、单个局限、如病人不能耐受膀胱全切者可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

  T4期浸润性癌常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平均生存10个月,采用姑息性放疗或化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