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
  男性,54岁,10年来上腹部胀闷不适,近l年来加重,且发现下肢浮肿,牙龈易出血。查体:面色灰褐,巩膜轻度黄染,双前臂可见蜘蛛痣,腹部膨隆,可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为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指,腹部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下肢凹陷性浮肿。临床可能的诊断是(  )
  A.上腔静脉阻塞
  B.下腔静脉阻塞
  C.慢性肝炎
  D.门脉性肝硬化
  E.多囊肝
  学员提问:为什么?医 学 教 育 网 原 创
  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症状明显,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这部分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详细的掌握!
  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结合本患者情况):
  1、脾肿大——脾肋下2指。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部可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为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
  3、腹水——腹部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
  并结合其他的症状,可确诊本病例为:D.门脉性肝硬化。
  【中医基础理论】
  孤府指的是( )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学员提问:是三焦吗?
  答案与解析:
  答案:D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中医诊断学】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于(  )
  A.先天不足
  B.疳积
  C.血热
  D.肾精亏损
  E.血虚
  学员提问:什么是疳积啊?
  答案与解析:医学教育网原 创
  答案:B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的说法。
  【卫生法规】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预防措施
  B.进行医学观察
  C.予以隔离治疗
  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学员提问:是E吗?
  答案与解析:
  答案:E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阴部干涩、灼热,奇痒难忍,入夜尤甚者多为(  )
  A.肝肾阴虚
  B.脾肾阳虚
  C.肝经湿热
  D.湿虫滋生
  E.津亏血少
  学员提问:请解释?
  答案与解析:
  答案:A
  阴痒指妇女外阴及阴中搔痒,甚则波及肛门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
  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
  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症见外阴搔痒难忍,带下量多而腥臭,外阴湿润,局部或有渗出物,胸闷心烦纳减,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
  肝肾阴虚者,症见外阴干涩搔痒难忍,或有灼热感,甚则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入夜尤甚等,治宜滋阴泻火,祛风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0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答疑周刊》第9期wor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