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如何治疗呢?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药物治疗】
1.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
①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疗程不少于12周;
②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复发性鼻息肉,可以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最长14日。
(2)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推荐小剂量(常规抗菌剂量的1/2)长期口服,疗程不少于12周。
2.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敏感药物,常规剂量,疗程不超过2周。
3.减充血剂: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7日)。
4.黏液促排剂:可稀化黏液并改善纤毛活性,推荐使用。
5.全身抗组胺药:可以口服第二代或新型抗组胺药。
6.中药
7.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用于鼻腔冲洗。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
(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
(4)出现颅、眶等并发症。
2.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原则上应包括手术前1周至手术后 3~6个月的一系列用药策略及处理原则。目前,对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暂不做硬性规定。
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1)手术前用药: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鼻内局部和(或)全身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
(2)手术后局部处理时间:术后定期进行术腔清理,1~2周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处理间隔时间,持续3~6个月。
(3)手术后药物治疗与上述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的原则相同,抗炎性反应用药不少于12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