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1.免疫:本病的免疫异常日益受到关注。

(1)临床表现:本病常伴有眼色素膜炎、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黏膜溃疡等免疫性疾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较敏感。

(2)体液免疫:在病人血清中能检出抗结肠抗体和肠菌抗体,且抗大肠杆菌O14型的抗体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交叉反应。

(3)细胞免疫:患者的淋巴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可损伤结肠上皮。

(4)免疫复合物:结肠黏膜固有膜中有IgG、补体和纤维蛋白原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存在,可进一步损伤黏膜。

2.遗传 有血缘家族的人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约5%~10%。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而发病。

3.感染 炎症性肠病可能存在对正常菌丛的免疫耐受缺乏。

4.变态反应依据

①伴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发病率高。

②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③肥大细胞脱颗粒及血浆组胺升高。

④可能对牛乳过敏。

⑤抗过敏治疗有效。

5.氧自由基 加重对结肠黏膜的损伤。

6.精神神经因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