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癌的相关知识吧!
食管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亚硝酸类化合物 亚硝胺、霉变食物真菌毒素、酸菜。
2.食管损伤 物理、化学性刺激,常进食热烫食物等。
3.Barrett(巴瑞特食管)——食管腺癌癌前病变。
4.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5.遗传、基因。
【病理】
1.食管癌的部位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2.大体分类
病理形态分型 | 早期 | 隐伏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 |
中晚期 | 髓样型(最常见,恶性度最高) 蕈伞型(高分化癌,预后较好) 溃疡型(食管气管瘘,出血和转移较早,不易梗阻) 缩窄型(最易梗阻) 腔内型 |
组织学分类 | 90%为鳞状上皮癌,少数为腺癌 |
(1)鳞状上皮癌:约占90%。
(2)腺癌:少数。食管上、中段绝大多数为鳞癌,下段多为腺癌。
3.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直接扩散 | 早中期主要壁内扩散 |
淋巴转移 | 主要方式 |
血行转移 | 晚期可至肝、肺、骨、肾、肾上腺、脑等 |
以上是有关于食管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