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食管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今天来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癌的相关知识吧!

食管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亚硝酸类化合物 亚硝胺、霉变食物真菌毒素、酸菜。

2.食管损伤 物理、化学性刺激,常进食热烫食物等。

3.Barrett(巴瑞特食管)——食管腺癌癌前病变。

4.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

5.遗传、基因。

【病理】

1.食管癌的部位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2.大体分类

病理形态分型

早期

隐伏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

中晚期

髓样型(最常见,恶性度最高)

蕈伞型(高分化癌,预后较好)

溃疡型(食管气管瘘,出血和转移较早,不易梗阻)

缩窄型(最易梗阻)

腔内型

组织学分类

90%为鳞状上皮癌,少数为腺癌

(1)鳞状上皮癌:约占90%。

(2)腺癌:少数。食管上、中段绝大多数为鳞癌,下段多为腺癌。

3.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直接扩散

早中期主要壁内扩散

淋巴转移

主要方式

血行转移

晚期可至肝、肺、骨、肾、肾上腺、脑等

以上是有关于食管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