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发生传染病时,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今天小编来带你一起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经常性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对有传染性的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动物宿主的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隔离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即对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采取免疫预防和健康教育等。
法定传染病分类与疫情报告制度
1.传染病的分类甲、乙、丙三类共37种
(1)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
(3)丙类传染病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医生负责制。
医院内诊断的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由医院预防保健科的专业人员负责网络直报。
院外传染病病例报告卡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以上是有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疫情报告制度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