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继续学习关于传染病的知识,这次来学习有关肝炎的相关知识。
肝炎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RNA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丁型肝炎病毒(HDV)RNA
戊型肝炎病毒(HEV)RNA
DNA——乙肝病毒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起病急,有乏力、消化道症状
肝大有压痛、肝区叩击痛及皮肤、巩膜黄染
肝功能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病原学检测阳性、血清胆红素上升。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与急性黄疸型基本相同,但无黄疸。
(2)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未愈
1)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
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病因,无门静脉高压症状
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或具备重度慢性肝炎症状、体征,而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2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为40%~50%
(3)重型肝炎:肝小;肝脑;出血
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肝炎起病,10日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肝炎的概述及临床表现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加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