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今天来跟着小编一起学习有关肝衰竭的相关知识吧!
肝衰竭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
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
急性肝衰竭(ALF)
亚急性肝衰竭(SALF)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
慢性肝衰竭(CLF)。
A.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B.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15天~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C.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
D.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接下来,来做一道练习题巩固一下吧!
男性,40岁,有慢性乙肝、胆囊炎史,因劳累,近1周发热,39℃,右季肋区不适,腹胀,下肢水肿,巩膜、皮肤深度黄染,腹水征(+),凝血酶原活动度30%,应诊断为
A.肝硬化失代偿
B.肝硬化自发腹膜炎
C.慢加急性肝衰竭
D.淤胆型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