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病变特点及分期表现是什么?这个知识点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症,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故名沙眼。
一、病变特点
早期结膜组织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角膜出现血管翳;
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收缩,导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损害,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传播方式多为“患眼一手(毛巾或水)一健眼”传染。
沙眼感染常始于幼儿时期,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上以慢性沙眼多见。
二、中华眼科学会把沙眼分为三期
Ⅰ期为进行期或活动期,表现为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 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
Ⅱ期为退行期,仅有少数活动性病变,瘢痕组织增多;
Ⅲ期为瘢痕期,仅有瘢痕组织,无上述活动性病变,无传染性。
还有更多关于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助力你的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