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诊断原则及诊断依据是什么?这个知识点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肾结石(renal calculus)是指晶体物质(如钙,草酸盐,尿酸盐等)从尿液中析出并沉积于肾脏,属于上尿路结石。发病可能与代谢异常、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肾区疼痛和血尿。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仅多饮水就自行排出结石,有的却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综合治疗。
诊断原则
一般来说,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不难作出肾结石的诊断,但还应进一步了解结石的大小、数目、形状和部位、有无伴发梗阻、感染、肾功能减退,以及可能的原发病因与估计结石的成分。
诊断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单侧或者双侧的突发性腰痛,进行性加重,并且伴有肉眼血尿、排尿不适等症状。则首先要怀疑是否存在肾脏结石。
2、实验室检查结果
留取尿液做常规检查,如果尿常规中可见大量的红细胞,结合腰痛的病史,则要考虑是否存在有肾脏结石。
3、影像学检查结果
常规对患者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如在肾脏内发现高密度影,则考虑存在有肾脏结石。如B超辨别不清,则需要进一步行肾脏CT等影像学检查。CT可以显示出结石位置、大小及分布情况。
以上内容“肾结石的诊断原则及诊断依据是什么?”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有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助力你的全科主治医师考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