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依据是怎样的?这个知识点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1、Rh溶血病产前诊断
(1)妊娠史和输血史:注意既往妊娠有无流产和新生儿黄疸等。即使既往仅有一次输血史,初次妊娠即可发生严重Rh溶血病。
(2)孕妇及其丈夫Rh血型鉴定:如孕妇为Rh阴性,应于16~20周后以Rh阳性对照红细胞及其丈夫红细胞检查孕妇血清中有无IgG型抗体及其效价,并每隔数周检测一次。孕妇血清中出现IgG型抗体可协助诊断。
(3)羊水胆红素测定:根据需要可做羊水胆红素测定,羊水胆红素升高可协助诊断。
2、Rh溶血病出生后诊断
(1)病史:既往妊娠有流产史或新生儿黄疸史,或有Rh阳性输血史。
(2)临床表现:新生儿有不同程度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
(3)血型鉴定:母亲为Rh阴性,子女为Rh阳性,父亲为Rh阳性。
(4)免疫学检查:新生儿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3、ABO溶血病出生后诊断
(1)既往史:母亲既往有不明原因流产史、死产史或严重新生儿黄疸史。
(2)临床表现:新生儿有不同程度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
(3)血型鉴定:绝大多数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
(4)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脐血血清胆红素>40mg/L提示溶血严重,50~150mg/L时核黄疸发生率约3.3%,151~300mg/L时发生率为18%,>300mg/L时发生率约50%。
(5)免疫学检查:新生儿抗体释放试验、改良间接Coombs试验阳性。
推荐阅读:
全科主治医师口腔疾病:口腔白斑病|智牙冠周炎等考点汇总
2021全科主治医师备考遇到难题怎么克服?
以上内容“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依据是怎样的?”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有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助力你的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