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样的?这个知识点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一)临床及实验室表现
1.全身过敏表现
2.尿化验异常
1)无菌性白细胞尿(可伴白细胞管型,早期尿中可能发现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血尿(约1/3病例可出现肉眼血尿)。
3)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但是,非甾体抗炎药在导致药物过敏性AIN同时,也可引起肾小球病变,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乃至肾病综合征)。
3.肾功能损害
常出现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ARF),除肾小球功能损伤(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迅速升高)外,肾小管功能损害也常十分明显,从而出现肾性糖尿及低渗透压尿等异常。由于发生ARF,B超等影像学检查常发现病人双肾增大。
(二)病理表现
肾活检组织光镜检查可见肾间质水肿,弥漫性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及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退行性变,重者出现灶状坏死,而肾小球及肾血管正常。
免疫荧光检查多呈阴性,但由新型青霉素Ⅰ引起者有时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电镜检查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有时可见肾小球微小病变改变(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
(三)诊断要点
1.近期用药史。
2.药物过敏表现。
3.尿检异常。
4.肾功能急剧坏转。
一般认为有上述表现中第1、2条,再加上第3、4条中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断本病。非典型病例常无第2条,必须依靠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
(四)鉴别诊断
1.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仅局限于感染(常为肾外感染)引起变态反应导致的间质性肾炎。
2.马兜铃酸肾病
急性起病者临床出现急性肾衰竭,其病理常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慢性型临床出现慢性进行性肾衰竭,病理特点为肾间质寡细胞性纤维化,即无或极少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功能障碍型临床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和(或)Fanconi综合征。
推荐阅读:
全科主治医师考生速看!创伤的急救方法整理!
2021全科主治医师备考冲刺阶段这样做!
以上内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样的?”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有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助力你的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