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骨折处理中的复位固定方法

骨折处理的主要方法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汇总复习,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

(2)切开复位(手术)。医学|教育网

2.固定方法

(1)外固定:常用的有: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外展架、外固定器。

(2)内固定:切开(手术)内固定材料包括:接骨钢板、螺丝钉、可吸收螺丝钉、髓内钉或带锁髓内钉、加压钢板等。

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即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正常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功能复位的标准:

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无骨骺损伤者下肢短缩不超过2cm;医|学教育网

③成角移位: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上肢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旋转功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