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学职称

首页 > 胸心外科学职称 > 主任医师题库 > 正文

2016胸心外科主任医师练习题及答案1

2016-02-22 14:49
大号

2016胸心外科主任医师练习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试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创伤性窒息的发生是由于

A、胸腔内压骤然升高

B、强大冲击波的超压和动压

C、空间缺氧

D、胸部受到撞伤

E、多发性肋骨骨折

正确答案:A

2、创伤性窒息的最典型特征是

A、广泛皮下气肿

B、泡沫样血痰

C、头颈肩皮下出血点

D、颈静脉怒张

E、满肺充满湿性啰音

正确答案:C

3、创伤性窒息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胸部撞击伤

B、胸部摔伤

C、胸部暴力挤伤

D、胸部扑打伤

E、胸部高压气浪冲击伤

正确答案:C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是

A、严重皮下气肿

B、患者胸廓畸形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C、胸廓挤压痛

D、疼痛,呼吸运动减弱

E、反常呼吸运动

正确答案:E

5、肺爆震伤胸部X线的典型表现是

A、克氏线

B、“梨形”心

C、“靴形”心

D、皮下气肿

E、“蝴蝶”或“蝙蝠”征

正确答案:E

6、肺冲击伤又称爆震伤,下列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泡破裂和肺泡内出血,其次是肺水肿和气肿

B、致伤因素只限于地面的爆炸冲击波

C、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咯血、呼吸困难,口鼻部流血性泡沫液为特征性表现

D、听诊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斑片状阴影

E、治疗主要以保持气道畅通、纠正低氧血症、防治肺水肿和肺部感染为主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冲击伤按传导介质分类,可分为①气体冲击伤。一般所说的肺冲击伤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即是指此种冲击伤。②水下冲击伤。由水下爆炸时冲击波引起的损伤称为水下冲击伤。由于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800倍,无明显的压缩性和稀散性,所以与空气冲击波相比,水下冲击波具有传播速度快(为气体冲击波的3~4倍)、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因此,同样质量TNT水下爆炸与地面爆炸相比,同距离的压力值可相差200倍左右。表现在临床病理特点上,也与气体冲击伤有所不同,病理特点是含气脏器(肺、胃肠道)损伤重,含液脏器(胆囊、膀胱)损伤轻,死亡率较高,在40%~70%之间,而气体冲击伤时多在20%以内。③固体冲击伤。经固体传导的冲击波叫固体冲击波,通常经钢板等坚固物体传导,其振幅较小,但加速度却很大,作用时间常在数毫秒以内。以舰艇、坦克甲板传播的冲击波大多由水雷、深水炸弹、地雷爆炸所产生,其一是瞬间发生的轻微位移和加速度引起人员接触部位为主的损伤;其二是继之出现的弯曲、振动等明显的宏观运动使人员被抛至空中、水内或碰撞到舱壁、装甲等坚硬的物体上而发生损伤。

7、关于创伤性窒息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致伤原因主要为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或胸部与上腹部受到暴力挤压

B、机制是声门紧闭,胸内压骤升,上腔静脉血逆流,造成末梢静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C、面、颈、上胸部皮肤出现紫蓝色淤点和瘀斑,口腔、球结膜有瘀斑或出血等表现

D、多数伤者有暂时性意识障碍,颅内静脉破裂者可发生昏迷或死亡E、重者需要紧急手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创伤性窒息的发病机制,不需要外科手术处理。治疗主要采取吸氧、脑水肿时进行脱水治疗、窒息者行心肺复苏和辅助呼吸抢救等。

8、关于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较易发生骨折的是第4~7肋骨

B、肋骨骨折可引起胸内脏器和膈肌的损伤

C、血胸和气胸是肋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D、老年人肋骨骨质疏松,不容易发生骨折

E、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呼吸反常运动

正确答案:D

9、关于肋骨骨折发生的部位与年龄,下列不正确的是

A、第1~3肋骨粗短,不易发生骨折

B、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折断

C、第8~10肋骨前端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不易骨折

D、儿童肋骨不易骨折,老年人肋骨容易骨折

E、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不固定,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E

10、关于血胸的病理生理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丢失血容量出现休克征象

B、血液积聚,压力增高,迫使肺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C、由于肺、心和膈肌运动的去纤维蛋白作用,积血多凝固

D、血块机化后,形成纤维组织束缚肺和胸廓,限制呼吸运动,损害呼吸功能

E、积血易并发感染,形成脓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肺、心和膈肌运动有去纤维蛋白作用,胸腔内积血多不凝固。但短期内大量积血,去纤维蛋白作用不完善,即可凝固成血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