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考研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西医综合考研 > 辅导精华 > 正文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是什么?

关于“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是什么?”的问题,在备考西医综合考研时,你是否遇到了呢?此考点为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血液循环部分考察内容,大家需要及时掌握!为帮助各位备考医学考研的考友掌握此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分享相关考点如下: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人和哺乳类动物的心室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约低90mV,但两者的动作电位却有明显的不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程很短,仅持续几个毫秒。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在于复极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很长,常用0、1、2、3、4等分别代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各个时期。0期为去极化,1——4期为复极化。

(1)0期(去极化过程):膜内电位由负迅速上升为正,即由极化状态去极化,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这是由于细胞膜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Na+顺浓度和电位梯度由膜外迅速大量流入膜内所造成的。

(2)1期(快速复极初期):除极达到顶峰后,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0mV。此期的形成主要是膜对K+通透性增高,K+外流使膜内电位下降所致。

(3)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减慢,基本上停滞于0mV左右的等电位状态。此期是由于膜的慢钙通道开放引起Ca2+缓慢内流,以及K+的通透性增高引起少量K+外流,使复极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平台。

(4)3期(快速复极末期):膜电位由0mV左右较快下降到——90mV。此时慢钙通道关闭,Ca2+内流停止,膜对K+的通透性继续增高,K+外流增多。

(5)4期(静息期):心室肌细胞复极完毕,静息电位基本上稳定于——90mV,此期细胞膜上的钠泵转运功能增强,逆着浓度差泵出Na+、移出Ca2+,摄回K+。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恢复静息状态。

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特点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同。

相关阅读:

2022年考研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确定,各时间节点总结!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2022年医学考研冲刺刷题班,学霸带刷,助力冲刺!

以上就是“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了,还有更多关于西医综合考研的政策动态、知识点汇总及备考经验都在医学教育网,请继续关注医学考研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